今早再看報章內有關司徒華的新聞,其中一編是一位退休老師,講述與華叔共事十三年的教育點滴,形容身為校長的華叔在校內主張開放校政,小學生也可在論壇上挑戰校長,小學生已可普選學生領袖,又貫徹平等理想。
又願意取錄不同背景的學生,曾對所有老師說,「所有來叩門的學生,葛量洪都會取錄」,向大家示範如何實踐自己的理念。
許多人永遠「齋講唔做」,能夠把理念貫徹始終,只要學生來到,不用考試便錄取,真正有教無類。
2011_Jan_Darizi
2011年1月3日星期一
「天人相隔都幸福」華叔的愛情觀
昨晚看有關司徒華的新聞特寫,提及叔華七十九年來仍然單身,他的愛情觀彷彿是對著單身的我說,而與近期桃色新聞形成強烈比。
華叔不承認自己是獨身主義者,「我相信緣分,這是急不來的,如果緣分到,我是不會抗拒的。」
「愛情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華叔曾經有一位女朋友,接近談婚論嫁,最後沒有開花結果,「我覺得假如有人在心裏愛著你,你在心裏面又愛著另一個人,雖然是天人相隔,都是一種幸福,何必要娶呢?」
今日社會,重色利慾,有多少人能有華叔的愛情觀呢?
華叔不承認自己是獨身主義者,「我相信緣分,這是急不來的,如果緣分到,我是不會抗拒的。」
「愛情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華叔曾經有一位女朋友,接近談婚論嫁,最後沒有開花結果,「我覺得假如有人在心裏愛著你,你在心裏面又愛著另一個人,雖然是天人相隔,都是一種幸福,何必要娶呢?」
今日社會,重色利慾,有多少人能有華叔的愛情觀呢?
訂閱:
文章 (Atom)

-
桃月なしこ-all4jp ヤングキングbull-jpopblog YoungGangan-x-idol shooting-stars-jappydolls.net
-
香港掌故【交通工具─轎子與山兜】 十九世紀初40年代的時候,香港主要的交通工具有轎子、馬、馬車和獨輪手推車。港島的馬路極少,多是窄街橫巷。 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時,香港島的人口為5,650人;到1861年正式接收九龍時,半島的村民約一千人。十九世紀50至60年代,正值中國...
-
Blog chungsherman EMMAWATSON.NET Engadget 中文版 fundfax HKReporter Kawaii -- fotop.net Macy Chan International Forum MOKO!美空 Open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