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其詞
諱莫如深
蟻民讀得書少,不明白太深奧的現象,只好公開請教。
我愛中文愛中醫愛中國愛香港,只是無法明白香港人才濟濟,近兩年失業者眾,為什麼要內地專家來港公布醫學入門ABC?
愚蠢不犯法的,蟻民只是蠢到要問,以31000港元聘請內地人之前,可要先確定香港沒有人做得到或香港沒有人想做呢?
有些新部門大花納稅人的💰,為了證明存在價值,自會研究🐜民寫的每一隻字,看見人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可從而立功。
友人的老貓長病不起,抱去看外國獸醫。獸醫沒有多少醫療建議,反而提議友人將老貓帶回家,有錢唔賺。
獸醫說再醫會令老貓痛苦,不如提高老貓的生活質素(quality of life)。愛護動物的獸醫勸主人不要花錢夾硬延長老貓壽命,與其讓小動物插滿喉管打針食藥囚禁籠內捱埋最後一程,不如讓牠們在家吃好睡好,說不定還有精神玩多幾轉才走。
生活質素是重要的,貓猶如此,何況人呢?
生老病死是人生四苦,生、病、死更是必然之苦,對自然而來的事情最好處之泰然,恐懼只會帶來更多痛苦。
中醫理論是七情過度會傷害身體,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西方醫學研究證實過度的情緒跟不少疾病有因果關係。
疾病並不可怕,求診就是,明明未病卻因怕病而恐慌更可怕。
面對各種有形和無形的恐嚇,例如,寫幾隻字可能要坐監、染病會連累四周的人(感冒同樣會傳染,也許有天要隔鄰感冒病人)、財政困難……許多困難並非因個人問題而來,有情緒是正常的,不必抑壓也不要放大,反正世間難題總可在世間解決。
困難甚至比恐懼容易解決,有需要就求助,申請破產也平常,可不要將自己困在怒、憂、思、悲、恐、驚的情緒囚牢。
無論環境如何,希望大家保持身心健康,維護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素,有困難可主動求助,有餘力才多做一點,心懷大愛做小事。
說回看張,張愛玲的成名作多在二十三歲完成,赴美後,並非無能力再闖高峰,而是由上世紀八十年代後自困於「跳蝨之苦」。
我一直覺得是心理毛病,看罷她跟宋淇和鄺文美的往來書信集《紙短情長》和《書不盡言》,知道她的「跳蝨纏身」的詳情後,更可斷定困擾她的並非跳蚤,而是她的恐懼。
無論看國際新聞還是本地消息都感到不愉快,無法假裝生活如常,不如做點實際的東西。
是日 #驚蟄,冬眠生物都會醒來,蛇蟲鼠蟻四出活動,不少人趁驚蟄去鵝頸橋打小人。
唔准驚蟄打小人咪唔打囉,反正日日都可以打小人㗎。
春天最宜養肝,飲食清淡為佳,多食粥更好。就算一家八口,一包五公斤米煲粥都夠食好耐。
春季多做運動🏃♂️🏃♀️,留在家裡都不妨多散步🚶♂️🚶♀️,放鬆心情。香港不會餓死人👻,唔好自己嚇自己。🙀😱
群眾的冷漠非一日形成,假如挽救快將墮井的小孩會被控告,久而久之,群眾就會埋藏惻隱之心。要是善良的人總要被害死掉或坐牢,群眾就會逐漸變成沉默的旁觀者。
太極圖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顯示沒有全黑或全白。善良正直的群體入面會有人渣,人渣群體裡同樣有好人。99%邪惡的人渣有1%善念,好人心底裡埋藏人性陰暗面。
無論群體還是個人,最終要看善良約束邪惡,還是邪惡摧殘善良。
綜觀歷史,邪惡暴君多不勝數,然而,人類始終邁向文明。可見大多數人正直善良,若非如此,就是上天偏幫好人。要不然,善良的人生生世世都是人渣的奴隸,人渣做得出的低賤行為,好人永遠做不出來,點鬥?
遺憾的是,真正明白事理人同樣是少數。暴君只要焚書坑儒,就可以操控大多數愚民。
教育普及,明白事理的人會愈來愈多,總有一日令暴君在世上消失,對抗邪惡最有效的方法是正直善良。
任何群體都有1%最優秀的和1%最低劣的,整體優劣就要看中間大多數的善惡取向。比方說,戰火蔓延時仍於網絡意淫女性的是一類人,為戰爭難過的是另一類人,如果前者人數遠多於後者,整個群體自會惹人鄙視。
明朝大將軍袁崇煥是1%的優秀人材,就算兵力和糧餉不足,依然領軍抗敵,盡力保護百姓,卻被最卑賤的1%人渣陷害,公開凌遲處死。
袁將軍拼命要保護的大群百姓相信流言,對他恨之入骨,爭相食他的肉。大多數人愚昧盲目至此,袁將軍為何要為他們上戰場呢?
袁將軍手下大多是粵兵,面對敵眾我寡,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沒有唸幾首詩鼓勵士氣,只用六個字--掉喇媽,頂硬上!
嗯,不曾研究粗口文字,只記得廣州的袁將軍像下原本刻有這六個字,第一字是掉或丟,第二個字已忘記,其餘四字肯定對。
由於要令粵語日漸少人認識,連歷史真實紀錄都要抹去。我看過歷史都開始忘記那「六字真言」,新一代怎可能知道廣東話如何鼓勵士氣?
如果出世就見只有1%人會公開說真話,在那樣的環境長大,就算沒有變成日日說謊,也不願說真話。萬一看見說真話的人下場悲慘,不說謊已經算好人了。
卡謬在小說《瘟疫》寫,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是正直。
我認為對抗邪惡的最佳方法是正直善良,這樣的人自會明辨是非。
我經常提醒自己就算跟最優秀的1%有距離,依然要做個好人,別讓優秀的人太孤單。
脫離困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對於生死這問題沒有充分的認知 死亡對一個學童來說未必代表他不想生存,他只不過是在表達某些難言之隱或某些信息,他可能對大人世界表達一些控訴或者對社會一些控訴。 《青少年為何走上絕路?》 1。兒童眼中死亡是怎麼?見耶穌就是蒙主寵召/即是死亡。原因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