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星期二

參考

脫離困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對於生死這問題沒有充分的認知
死亡對一個學童來說未必代表他不想生存,他只不過是在表達某些難言之隱或某些信息,他可能對大人世界表達一些控訴或者對社會一些控訴。
《青少年為何走上絕路?》
1。兒童眼中死亡是怎麼?見耶穌就是蒙主寵召/即是死亡。原因搞笑,女孩覺得生活得很忙,感到很累很忙,她不是想死,只不過是不想做功課而已
第一是小朋友覺得她真的是累,第二是其實她不知道什麼是生什麼是死,不知道死亡是什麼,第三是她想找一個避難所,誤以為耶穌就是避難所。
2。自殺行為的發展模式
小孩子的世界與大人的世界不相同
3。應對青年自殺的問題
 一、風險評估
  第1、有沒有跟家人同住,關係如何
  第2、有沒有受到很嚴重的情緒困擾
  第3、有沒有聽到很負面的聲音
  第4、有沒有濫藥或瘀酒
  第5、有沒有付諸實行
 二、提醒家人及學校
 三、藥物治療
 四、心理治療
4。建立家庭安全網


消費文化轉變
逆市,人棄我取/進攻
大品牌壟斷市場的能力變得越來越低
以前大家不敢用一些不知名品牌的產品,特別是電器,因為內地生產電器可能會爆炸。隨著中國生產力提升,生產質素也提升的時候,相對地樂意
新趨勢,寂寂無名的小品牌/個人品牌/家族式經營生意
以前喜歡做一些銷售的詭計,以及銷售的心理學,令消費者購買一些比較貴的產品,基本800、豪華1200、超級豪華2000
不是話品牌無價值,品牌依然有它的價值,但體現跟以前有點不同。
作為消費者作出一個消費行為的時候,其實根據三個原則:P、O、M
Priority 過往的經驗、個人的意見
Other's comment 其他人的意見
Marketer 商家的銷售策略
過往比較注重是個人經驗,或者商家的廣告。
在社群經濟之下不同,P和M重要性相對地沒那麼大,O變得非常大。因為網上隨意就可以搵到一萬個網民,可以對於100家餐廳進行評分。
適用在高價格的消費體驗,是會用Other比較多,
首先睇什麼生意,產品是比較低價或日用品,是大量銷售,品牌重要性依然是比較重要。
經營策略,與其說提高產品的質素之外,更加需要想怎樣引起興趣和話題,讓人有話題在網上不斷傳播。

2025年3月4日星期二

處境題

首先評估需要額外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工作,盡早以短信通知上司,詢問對方是否可以延遲呈交,待上司知道並再決定是否需要延後完成時間,又或者增加人手一起快速處理。
在等待上司回覆時加緊處理可以先完成的部分。
視乎上司如何回覆,如果上司允許安排其他同事一起完成項目,便應馬上將項目分成若干部分,並摘要重點讓同事們盡快了解工作內容,力求在上司放假回來前完成任務。

8號風球,上班時發現文件散落一地。
首先,不要進行執拾清理,應該先馬上拍照並向上司作匯報,而其他同事可以馬上放低手頭上不緊急工作,分別到樓下查看有沒有文件飄散到公共地方並撿回,以及拯救現場文件,將文件搬離現場以免繼續受破壞,跟着才是清理文件室。
即時處理現場後,應該緊急聯絡裝修公司到場維修窗戶。
清理完現場情況後,點算文件,記錄損失,再向上司匯報。
完成當日工作後,檢討並反省未來如何在惡劣天氣下減少損失。譬如在天文台發出警告前將文件搬離窗邊地方,假若地方環境條件所限不能做到,也可以用防水的大膠袋包好文件,以避免重蹈覆轍。

第一步是把這位申請者帶到會客室避免引起公眾注意,並安撫對方的情緒。
向申請人解釋一次牌照審批的條件及所需文件,並表明政府對所有申請者都一視同仁。
如申請人願意,為對方核實身份後,幫他查看申請文件,再向他解釋申請不批的原因,並協助對方重新遞交申請。
對於申請人口中提及的同行申請,不會為對方查閱或作出評論。
如有需要,主動提供熱線電話或自己的電話號碼給申請人,以方便對方查詢或跟進。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在2020年開展了「減廢回收2.0」宣傳運動,繼續推動源頭減廢,加強教導市民善用社區回收網絡,做到「慳多啲點止三色咁簡單」,實踐惜物減廢的綠色生活。

除了「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這三類常見的可回收物,環保署在社區擴展回收網絡,涵蓋其他回收物料,包括玻璃樽,以及慳電膽/光管、充電池、小型電器及「四電一腦」(即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環保署轄下的社區回收網絡會確保妥善處理所收的乾淨回收物,並將之轉廢為材。當然,考生未必可以說得出全部的回收物料,知道多少說多少即可。

環保署致力發展回收網絡,推動環保教育及社區協作,以支持惜物減廢及乾淨回收。透過提升現有社區回收中心的規模,並會增設新的回收點,環保署將其服務範圍擴展至全港18區,統一接收以上提及的回收物,共同構建回收新網絡以便利各區市民。

同時,環保署會推廣乾淨回收新項目,包括廢塑膠回收服務,以及「入樽機」以配合日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

環保署亦已設立「綠展隊」提供外展服務,向物業管理公司及市民就實踐妥善廢物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提供實地介紹與協助。

除了市場上早已存在的環保事業,政府亦多次提出發行綠色零售債券,旨在讓市民有機會透過參與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直接為綠化香港作出貢獻,同時分享香港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成果。

綠色零售債券發債所得的資金用途是,為那些具備環境效益和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項目融資或再融資,換言之,環保與經濟並非二元對立,而是以環保來推動經濟,經濟成果又再循環地推動環保。


處境問:做運輸處counter
1・如果突然火警鐘響,點算
->我話先打電話問保安/管理處確認係咪火警先
->如果唔係,我會安撫市民,解釋只係警鐘因為某d情況響起
->如果係火警,就疏散市民
2・點帶市民離開,同埋你最後有咩要做 ->我話問下火警係邊個位置,安撫市民,然後由平時組成ge火警小組,組隊帶領市民有秩序咁離開
3・你最後有咩要做?
->我話人身安全最重要,要確保所有市民已經離開現場,
4・最後細火,市民上返黎,點算,點跟返次序
->我話首先處理本身處理緊既市民,再跟返籌號安排
5・部分市民網上預約先有籌,其他排隊既人投訴自己,大吵大鬧話頭先排好耐 ->我話先安撫市民情緒,向佢表示因為有突發事故令佢等咁耐,但因為要一視同仁處理
其他市民,因為其他人都等左好耐,但可以先同佢登記安排第二日再黎

2025年3月1日星期六

(a)一般辦公室支援服務(general office support)
•⁠  ⁠檔案管理
•⁠  ⁠接收文件
•⁠  ⁠分辨檔案
•⁠  ⁠記錄收件日期
•⁠  ⁠檢查屬件
•⁠  ⁠閱讀和了解文件的內容
•⁠  ⁠查核案卷清單、索引或條碼系統
•⁠  ⁠外來文件入案卷前的整理
•⁠  ⁠清除紙夾、別針、橡皮圈
•⁠  ⁠順序排列文件
•⁠  ⁠用書釘整齊地裝訂相關文件(以斜角方向)
•⁠  ⁠使用適當的釘書機
•⁠  ⁠尺碼過大的檔案應摺疊為適當尺碼
•⁠  ⁠用膠紙或加固膠貼修補損壞檔案
•⁠  ⁠安排分類和歸檔
•⁠  ⁠發放文件
•⁠  ⁠派遞
•⁠  ⁠郵遞
•⁠  ⁠傳真
•⁠  ⁠電郵
•⁠  ⁠信差
•⁠  ⁠辦公室及樓宇管理
•⁠  ⁠場地管理
•⁠  ⁠確保場地設施運作正常,例如閉路電視(CCTV)、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AED)
•⁠  ⁠管理共用場地預約,如會議室、面試室
•⁠  ⁠安排定期安全巡查及預備巡查報告
•⁠  ⁠管理停車場位置、訪客出入安排及預約
•⁠  ⁠清潔安排
•⁠  ⁠確保定期清潔安排,包括廁所、地毯、垃圾桶
•⁠  ⁠秘書服務
•⁠  ⁠文字處理
•⁠  ⁠管理日常會議和工作日程
•⁠  ⁠處理查詢
•⁠  ⁠其他辦公室支援工作

(b)人事(personnel)
•⁠  ⁠招聘活動
•⁠  ⁠接收申請表及相關證明文件
•⁠  ⁠處理及核實收到的文件
•⁠  ⁠安排筆試人手、場地及通知考生
•⁠  ⁠安排面試時間、場地及聯絡考生
•⁠  ⁠確認受聘者上班日期
•⁠  ⁠年度評核報告
•⁠  ⁠定期向部門主管發出年度評核報告的電郵
•⁠  ⁠於限期後提醒未交報告的主管遞交
•⁠  ⁠非公務員合約員工計薪
•⁠  ⁠提醒主管遞交員工出勤紀錄
•⁠  ⁠核實出勤紀錄
•⁠  ⁠計算月薪及其他津貼
•⁠  ⁠安排出薪及發放約滿酬金
•⁠  ⁠安排續約文件
•⁠  ⁠處理人事相關的查詢
•⁠  ⁠放假安排
•⁠  ⁠計算及記錄員工所累積的假期日數
•⁠  ⁠如同事請病假,需核實醫生證明文件

(c) 財務及會計(finance and accounts)
•⁠  ⁠採購
•⁠  ⁠採購物資/ 服務
•⁠  ⁠擬定物質/ 服務要求
•⁠  ⁠搜尋供應商
•⁠  ⁠邀請報價
•⁠  ⁠比較報價並申請上司批准
•⁠  ⁠安排送貨/服務時間
•  核實貨件
•⁠  ⁠出款
•⁠  ⁠核實單據
•⁠  ⁠確認款項
•  安排出款
•⁠  ⁠收款
•  印發發票
•  收取款項
•⁠  ⁠紀錄收款
•  日結點算

(d)顧客服務(customer service)
•⁠  ⁠櫃位服務
    •⁠  ⁠勞工處
    •⁠  ⁠於就業中心提供就業服務
    •⁠  ⁠審查在勞工處刊登的空缺廣告
    •⁠  ⁠對象包括僱主及求職者
    •⁠  ⁠運輸署
    •⁠  ⁠於牌照事務處提供申領駕駛執照服務
    •⁠  ⁠提供現場查詢服務
      ⁠管理現場人流
    •⁠  ⁠水務署
    •⁠  ⁠於客戶諮詢中心提供一般查詢服務
    •⁠  ⁠辦理用戶權轉名申請
    •⁠  ⁠派發水務資料及表格
•⁠  ⁠電話服務
    •⁠  ⁠通常設有客戶中心的服務都會提供熱線服務
    •⁠  ⁠接聽部門熱線

(e) 發牌及註冊 (licensing and registration)
•⁠  ⁠不同的部門管理各自的牌照制度,大部分ACO的角色是最前線的守門員,負責以下工作:
•⁠  ⁠為申請者提供服務及回答電話/ 現場查詢
•⁠  ⁠查看所需文件是否齊全
•⁠  ⁠整理好所需文件後交予上司考慮批核
•⁠  ⁠如要跟進,負責與申請者直接聯絡
•⁠  ⁠定期更新發牌申請進度
•⁠  ⁠⁠可能負責的牌照及註冊包括:
    •⁠  ⁠屋宇署:小型工程及招牌
    •⁠  ⁠民航處:航空人員執照
    •⁠  ⁠公司註冊處:新公司註冊、信託及公司服務提供者牌照
    •⁠  ⁠環境保護署:骨灰安置所牌照
    •⁠  ⁠衞生署:私營醫療機構牌照
    •⁠  ⁠路政署:掘路許可證

(f) 為政府律師提供支援,並為法官和法庭使用者提供法庭支援及登記處服務(support to Government Counsel, and court support and registry services to judges and court users) ;
只有小部分ACO 職位要負責該項職責,直接向法官提供支援,或為法庭使用者提供現場協助。

(g)統計職務(statistical duties)
只有小部分 ACO 職位要負責該項職責,主要是處理及合併不同部門或組別交回的數據,又或幫助一些需要大量處理數據的部門提供數據分析(主要為技術分析如數據走勢或方向,毋須分析數據背後的潛在因素)及統計支援。

(h)資訊科技支援服務(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  ⁠預約資訊科技支援服務接收部門用者的查詢及預約
•⁠  ⁠安排資訊科技支援人員的支援工作日程
•⁠  ⁠協助處理硬件的採購,包括鍵盤、電腦軟件程式

(i) 其他部門支援服務(other departmental support)
視乎所屬部門,ACO/CA 提供的支援服務也會大有分別,以下僅列部分例子:
•⁠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追討拖欠貸款
•⁠  ⁠香港警務處:因應警隊特別的工作時間安排膳食服務
•⁠  ⁠選舉事務處:支援選舉工作、選民登記
•⁠  ⁠衞生署:提供預約公務員診所服務

2025年2月18日星期二

最低工資由40元增至42.1元,5月1日實施。


不是AI取代人類,而是應用AI的人取代許多不用AI的人。深圳福田政府用70AI公務員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Reference

時事及面試題目


答題陷阱:

1.搵上司幫忙解決問題/尋意見

(題目要求你解決問題,但你搵上司黎解決問題不是一個好答案)

2.叫同事加班處理未完成的工作/叫總部增調人手

(答題時你可以自己自願加班完成未完成工作,不能隨意叫下屬/同事加班)

3.你覺得政府辦事流程會唔會太多/辦事速度慢? 例如由招聘到任職的時間要等半年或九個月


正確答法: 不會,政府辦事流程冇咁快都係因為辦事謹慎,要對市民負責,不能出錯。

而且政府處理個案/處理招聘人數都以過萬宗起計,所以處理需時。

(有d同學以為政府招聘速度好似私人市場咁快,心直口快話政府辦事快dd就好。)


大廈/辦公室/當值場地 停電點算?

大廈/辦公室/當值場地 停電情況下,我會立即採取以下步驟:

先確保辦公室內的緊急照明和通訊系統正常運作,以確保安全。

我會立即聯繫相關部門或樓宇管理,了解預計停電時間和原因。

與辦公室相關的人員進行及時通訊,提醒大家停電情況,討論是否需要採取其他應急措施。


例如虛擬貨幣交易所騙案 問你知唔知呢個事件,然後追問:你建議如何有效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1.增加刑罰提高阻嚇性

2.增加宣傳教導市民如何防騙案


政府做左d咩預防電話騙案? (記一兩個point就ok)

1.電話卡實名制

2.通訊辦一直與電訊服務供應商和執法機關緊密合作,制定和實施各種技術措施,攜手打擊透過電訊網絡傳送的詐騙電話和信息。流動服務供應商會就「+852」來電向所有流動服務用戶發送內容為「來電源自香港境外,慎防詐騙。」的統一提示,話音提示會以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讀出,文字信息則以中英文顯示。

3.香港警方在年前亦有留意到手機詐騙的上升趨勢,故在年前就推出了「防騙視伏器」網頁工具及手機用的「防騙視伏App」,如果收到不明的電話以及連結,市民都可以在網頁或 App 內進行求證;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防騙視伏器」的資料庫更新需時,市民依然需要提高個人警覺,以免受騙。


如果你升左上ACO有機會管理CA或外判文員或下屬,例如你下屬工作進度慢/遲到等等的問題 你會點樣解決。

下屬工作表現不佳/成日病假/成日遲到,首先應該同下屬溝通,聽取其原因先,(唔好直接話懲罰佢)

然後一齊討論和協助佢改善呢d問題,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並設立類似企業管理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實踐「結果為目標」行事方式,提高施政效率。


你知道公務員KPI是什麼嗎?

香港政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會根據不同的部門和政策目標而有所不同。政府部門通常會設定與其職責和服務相關的KPI,以衡量其對公共服務的貢獻和效率。

設立這些指標(KPI)對現職公務員有什麼影響?(記一兩個point就ok)

明確目標:KPI為公務員提供清晰的工作目標和期望,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工作如何與部門和政府的整體目標相結合。

績效評估:KPI是評估公務員工作表現的重要工具。通過量化目標的達成程度,公務員的貢獻和效率可以被更客觀地評估。

專業發展:透過達成或超越KPI,公務員可以展示其能力和專業成長,這可能對職業晉升和發展有正面影響。

公共認知:公務員達成的KPI結果可能會影響公眾對政府部門效能的看法。


兩份文件,一個ca能力高d,一個ca能力冇咁高,你比邊個做?

平等分配原則:如果兩份文件的重要性和難度相同,應平等分配給兩位CA,以確保公平和一視同仁的原則。

根據能力分配:若某份文件特別困難或重要,則應指派給能力較高的CA處理。這樣做可以降低錯誤發生的機會,並確保高質量的工作成果。

長期發展規劃:若長期需要分配類似的任務,應積極協助能力較低的CA提升技能。這包括分析其工作中的弱點,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訓,以解決問題並提高其整體表現。


你對全政府動員睇法?

為更有效地應對重大及突發事故,政府必須保持憂患意識,事故出現前提早做好部署,事故發生時高層則應及早介入指揮和協調,並在需要時快速地跨部門動員大量人手,藉以提高政府應對重大事故時的效率、靈活性和韌性。


如果你升左上ACO有機會答理CA或外判文員或下屬,例如你下屬工作進度慢/遲到等等的問題 你會點樣解決。

下屬工作表現不佳/成日病假/成日遲到,首先應該同下屬溝通,聽取其原因先,(唔好直接話懲罰佢)

然後一齊討論和協助佢改善呢d問題


如果下屬經常刻意請病假/遲到,你會點做?

1.對話和溝通:首先與該員工進行一對一的對話。了解他們頻繁請病假/遲到的原因。有時,背後可能隱藏著其他問題,例如工作壓力、身體或心理健康問題

(考官再追問,如果該同事溝通後都無效,繼續請病假呢?)

2.提供支持:如果員工有健康問題,可以考慮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調整工作安排

3.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升他們對於職業責任和倫理的認識,強調大家是同一個團隊工作。同時,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和積極的工作環境,鼓勵員工負責任地使用病假/鼓勵下屬準時返工。

(考官再追問,你會否出作懲罰呢?)

如果情況好極端,仔細調查,如果請病假/遲到不是因為健康問題,先發出口頭警告,希望該下屬知道刻意請病假/遲到的嚴重性,盡量做到發出書面警告或任何懲罰前,可以幫下屬改善問題。


最近惡劣天氣多左,政府做左d咩操施?

政府在電視廣告中呼籲顧主和顧員提早就惡劣天氣情況下的返工情況作出安排


政府做左d咩去維護環境潔淨?

1.答增加亂拋垃圾罰款 提高阻嚇力

2.設立衛生黑點,定期打擊

(呢題換左小小角度問)

考官唔係直接問:你知唔知亂拋垃圾新罰款係幾多錢?

而係問知唔知政府做左d咩去維護環境潔淨


阿sir 我剛剛面試完啦. (2-23-2024面試大約流程)

1)自己工作職責

2)九大職能

3)有市民因排公屋嘅輪候時間太長,走到你部門度大吵大鬧

4)時事題:最近有好多詐騙電話,政府要點樣去防範?

5)英文


知唔知「關愛隊」係咩?

政府成立「關愛隊」的目的,是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關愛隊」會推展關愛活動,例如探訪有需要人士;亦會協助處理突發和緊急事故。「關愛隊」亦可協助政府傳遞信息,並向政府報告市民的意見。


高端人才計劃有什麼利和弊?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英語:Top Talent Pass Scheme (TTPS)),簡稱「高才通計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了吸引世界各地具備豐富工作經驗及高學歷的高端人才到香港,解決因為人口老化和香港移民潮造成的工作勞動力下降,支持香港的經濟發展的一項入境計劃。這些高端人才包括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頂尖大學的畢業生。

弊:可能會有文化衝突等等問題


內地人才輸入計劃有什麼利弊?

利:本計劃旨在吸引一些具有認可資歷的內地優秀人才和專業人才來港工作,以滿足本港人才的需要,提高香港特區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這些內地人才必須具備香港特區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 輸入的人才必須能為本地企業的日常運作及有關的行業作出貢獻,以促進香港特區的經濟發展。

幣:可能會搶左本身香港市民的就業機會/多人來港工作,搶高房價等等


知唔知咩係「社區客廳」? (記一兩個point就ok,唔洗背晒)

社區客廳,是無數區內劏房的延伸空間,隨意「落客廳坐坐」,照顧者可以喘息、孩子可以玩樂、長者可以社交。客廳不以「服務中心」命名,而是希望透過親切貼地的名字,和舒適愜意的空間,讓照顧者帶著樂趣和輕鬆的心情,除去「個案跟進」的壓力,與其他照顧者交流連結、同時獲得多元專業的支援。社區客廳是一個讓照顧者認識社區及資源的轉介點,藉此凝聚社區,構建區內人情關係。


針對缺乏社會支援、社交及活動空間、家中育有0-6 歲幼兒的基層家庭,「社區客廳」會為他們提供安全照顧環境,促進良好的健康、充足的營養、回應式照顧,以及早期學習機會,希望可以從中(1)賦予弱勢照顧者能力,提升育兒知識和應用技巧,並提供身心靈支援; (2) 建構更緊密的親子關係,共建和諧家庭;以及(3)為照顧者建立互助社群和朋輩網絡,連繫社區。

「施政報告的鼓勵生育」


管理方面的題目:

如果你去到新既部門,你的下屬以往攞開全A report, 但你只覺得佢既表現係70%B, 30%A, 咁你會點比分?

1.用溝通的方式講出你的意見,你認為佢做到某個水平表現,就可繼續拎到A,評分非常客觀和公正

2.如果佢某方面唔達標,就和佢一起商量和建議提升表現的方法,做到佢符合你心中的要求為止。工作表現有提升,而佢又拎到佢想要的A report


管理方面的題目:

部分同學工作岡位上可能沒有管理的職能,或沒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會被考官問:

考官:你過往無管理經驗,你如何管理你的下屬? (記一兩個point就ok )

答:雖然過往無管理經驗,但我留意到一個團隊里,好的管理者/上司要身先士卒,與隊員站在同一線,一起完成任務,而不是委任工作給下屬後就不顧他們。

第二個答法: 雖然過往無管理經驗,但我平時有睇管理學的書增值(或觀察你現時工作的團隊,舉出例子),從而學會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

1.目標設定和明確的方向:

確保整個團隊明確了解組織的目標和願景,以便每個成員知道他們的工作如何貢獻到整體成功。制定具體、可衡量和實現的目標,並與團隊共享這些目標。

2 .建立有效的溝通:

鼓勵開放、坦誠和效率的溝通,確保信息在團隊內部流通暢通。

傾聽團隊成員的反饋,回應問題和解決衝突,以維護良好的工作關係。

3.領導風格適應性:

根據不同情境和團隊成員的需求,調整領導風格,有時可能需要嚴格,有時可能需要更加民主和支持性。


時事題:政府做左D咩去扶貧?/政府近年實施左咩扶貧操施?(記一兩個point就ok )


公共房屋政策:[簡約公屋]讓輪候公屋的市民可以有臨時居住城方,減少租樓支出

政府推出的一次性措施,如發放現金及「防疫抗疫基金」直接發放予個人或住戶的資助,對減輕貧窮有顯著效果。

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向中低收入短期失業人士派發10000元津貼,

在職家庭津貼(職津)計劃:針對工時長但收入低的在職家庭,根據工時提供津貼,鼓勵自力更生。


你覺得政府和私人公司/私人市場的分別係咩?

(政府以非盈利為目的)政府的主要目標是為公眾提供服務,確保社會秩序,並促進社會的整體福祉。

(私人公司以盈利為目的)而私人公司的主要目標則是為股東創造利潤。這意味著政府的決策更多是基於公共利益,而私人公司則可能更注重財務收益。


政府機構對公眾負有直接責任,其運作受到公開透明的規範和監督。

私人公司則對其股東和董事會負責,且其內部運作可能不像政府部門那樣公開透明。


記者在局外死纏爛打要求見上司既話可以點應付?

提供替代資訊來源:如果上司當時不適宜或不方便立即接見記者,可以提供其他資訊來源,例如官方新聞稿、已發布的報告或政策文件,甚至推薦其他能夠提供所需信息的部門或官員。

安排預約:如果記者的要求合理,且上司願意接見,可以試圖安排一個預約時間。確保這樣做不會干擾到部門的正常運作和上司的工作計劃。

鼓勵記者利用香港政府的官方網站、社交媒體平台等數字渠道來獲取信息。許多時候,他們所需的信息可以在這些平台上直接找到。

維持開放的溝通渠道:即使無法立即滿足記者的請求,也要確保溝通渠道保持開放,讓記者知道他們的請求已經被聽到,並將會在適當的時間內得到回應。


以下為政府CA內部in ACO的面試問題:

傳聞政府內部in ACO的題目係難dd 建議公開應考的同學溫晒上面部分,有時間再溫以下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讚唔讚成 政府公務員或政府合約合約公務員做兼職賺外快?

讚成的條件:

1.唔影響本來的工作

2.做d唔好影響政府形象的兼職


ACO和CA的工作有咩唔同?

ACO (助理文書主任):負責較為複雜的行政和文書工作,包括文件管理、資料整理、撰寫報告、協助預算控制和財務管理等。可能需要負責一定範圍的項目管理和策劃工作,並可能需要指導下級職員。

CA (文書助理):主要負責基本的文書處理工作,如資料輸入、文件歸檔、簡單查詢回應等。工作性質相對單一,並較少涉及複雜的決策制定或項目管理。


假如你在政府部門要填appraisal,你係評核人,你需要注意d咩? (記一至兩個points)

全面性:評估應該全面考慮員工的各方面表現,包括工作成果、工作態度、專業技能、團隊合作、領導能力等。

溝通:在評估過程中與員工保持開放和正面的溝通。提供具體、實用的反饋,幫助員工理解他們的表現如何以及如何改進。

客觀性:保持客觀公正,根據員工的實際工作表現來進行評估,避免個人偏見或情感影響評估結果。

隱私和機密性:嚴格保護評估資料的隱私和機密性,只與有權知的人士共享評估結果。


知唔知政府ERKS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壞處?

「在政府全面推行電子檔案保管系統」(Electronic Recordkeeping System,簡稱ERKS) 的撥款,將大至內部決策、小至會議記錄的相關政府檔案,由以往的紙本歸檔,轉為電子歸檔,並上傳至「政府雲」(Government Cloud) 上,以雲端技術統一管理。


好處

提高效率:通過自動化的檔案管理流程,減少手動處理文件和記錄的需要,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增強檢索能力:電子系統可以快速檢索存儲的記錄,相較於傳統的紙質檔案系統,大大節省查找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

節省空間:減少對物理存儲空間的需求,因為電子記錄可以儲存在服務器或雲端,不需要大量的文件櫃或存儲室。

保障記錄安全:提供加密、訪問控制和備份功能,以保護記錄不受損壞或未經授權的訪問。


壞處

實施成本:部署電子記錄管理系統可能需要顯著的初期投資,包括軟件授權費、硬件設施和員工培訓。

資料遷移問題:從紙質記錄或舊有的電子系統遷移到新的ERKS可能是一個複雜和耗時的過程。

資訊安全風險:雖然ERKS提供了加強的安全性措施,但仍然存在被黑客攻擊或數據洩露的風險


政府如何銷毀FILE(檔案)?

香港政府銷毁檔案的流程是一個嚴謹的程序,旨在確保不再需要的檔案能夠以安全和符合法律的方式被處理。這個流程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步驟:

評估和審查:首先,需要對檔案進行評估,以確定它們是否已經達到法定的保留期限,或者是否不再有保存的必要。這一步驟通常由檔案管理部門或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

分類和記錄:對於確定需要銷毁的檔案,將進行分類並記錄其詳細信息,包括檔案的性質、數量、銷毁的理由等。

批准:銷毁檔案之前,相關的批准程序必須得到完成。這可能需要一個或多個級別的批准,具體取決於檔案的敏感性和重要性。

實施銷毁:獲得必要批准後,將按照規定的方法進行檔案銷毁。銷毁方法可能包括碎紙、燃燒、粉碎或其他確保信息無法恢復的方式。


同事濫用904病假應該點處理?

.(就《規例》第 904 條而言,公務員可獲准離開工作崗位,以接受政府醫生、醫院管理局 (醫管局 )醫生、註冊私家醫生和牙醫,以及憲報公布豁免註冊診所的醫生所提供或轉介的治療、檢驗或診症服務。)

(追問),同事濫用病假而留下的工作, 其它同事開始有好多怨言,點處理?

明確政策與後果:確保所有員工都清楚公司的病假政策,包括什麼情況下可以請病假,以及濫用病假的後果。這應通過正式的途徑明確傳達,比如培訓會議。

重新分配工作負擔:對於因同事濫用病假而留下的工作,管理者需要公平地重新分配工作負擔。這可能需要臨時調整項目截止日期,或在團隊內部尋求其他同事的支援以完成緊急任務。

定期檢查:設立定期的檢查點,監察濫用病假的情況有冇改善,及時調整策略。


內部文件如Memo (備忘錄), Circular(通告)有何分別?

Memo(備忘錄)

用途:Memo通常用於內部溝通,用來傳達具體事項、指示、政策、程序變更等。它是一種較為正式的文件,用於記錄和傳達重要信息。

範圍:Memo的發布範圍相對較小,通常針對特定的部門或個人。它是針對內部特定受眾的溝通工具。

格式:Memo通常包括發送者、接收者、日期、主題和內容。格式較為簡潔,直接傳達關鍵信息。

特點:Memo強調的是針對性和功能性,主要用於處理日常的行政和管理事務。

Circular(通告)

用途:Circular是一種用於廣泛傳播信息的文件,常用於公告政策、規定、活動、公共事項等。它的目的是向整個組織或廣大員工傳達通用信息。

範圍:Circular的發布範圍較廣,通常面向整個機構或多個部門。它是一種廣泛溝通的工具。

格式:Circular可能包括發布機構的標誌、發布日期、主題和詳細內容。格式可能相對正式,並可能包括對整體組織成員的指示或信息。

特點:Circular著重於廣泛傳播和公告性質的信息,適用於需要讓整個組織知曉的事項。


https://www.hkoff.com/news

https://charahiroba.com/staticpage/bicutebunnies/common/images/items/50/item_48_1@2x.jpg
https://charahiroba.com/staticpage/bicutebunnies/common/images/items/50/item_48_2@2x.jpg
https://charahiroba.com/staticpage/bicutebunnies/common/images/items/50/item_48_3@2x.jpg
https://charahiroba.com/staticpage/bicutebunnies/common/images/items/53/item_51_1@2x.jpg
https://charahiroba.com/staticpage/bicutebunnies/common/images/items/53/item_51_2@2x.jpg
https://charahiroba.com/staticpage/bicutebunnies/common/images/items/53/item_51_3@2x.jpg
https://charahiroba.com/staticpage/bicutebunnies/common/images/items/54/item_52_1@2x.jpg
https://charahiroba.com/staticpage/bicutebunnies/common/images/items/54/item_52_2@2x.jpg
https://charahiroba.com/staticpage/bicutebunnies/common/images/items/54/item_52_3@2x.jpg

2025年2月1日星期六

房屋

公屋85萬8千間,資助房屋45萬間,公營房屋和資助房屋合共120萬間。

全香港私人住宅大概有170萬間,約4成人住在公共和資助房屋。

香港物業其實福利不差,但許多人仍然覺得它不足夠。

最主要原因是香港許多公屋都被濫用,新聞提出辦法可以令濫用公屋刑事化。

過去十幾年,公屋流轉率,就是收回公屋再重新分配,大概是1.1%,2024年做得很好,流轉率去到1.9%,因為官員做很好。

一是沒有選舉制度,大家競選議員,區議員、或者立法會議員,就不需要再去收買公屋票源的票倉,做一些違背公義的事情去討好公屋居民。

流轉率是1%左右,收回七千多、八千間,上年收回15000多間,就是1.9%,現在住劏房大概8萬戶。以1%回收來計算,解決劏房要13.16年,但將流轉率推高至5%,基本上大概兩年多一點/2.63年就可以解決劏房問題。

可能真的有10%濫用也不奇怪,第一,香港申報制度不完善,第二,法例根本欠缺阻嚇力。

住在公屋的人走法律罅,覺得查不到資產,內地有物業、海外有物業,或者將物業轉讓子女而繼續持有公屋單位。

有些就在收入去做手腳,許多人出現金糧,包括開的士、開Uber、做飲食業,要求老闆出現金糧,不用報稅,這佔百分比也不少。

公共資源依靠納稅人,辛苦納稅而給其他人濫用資源。更加離譜是許多人懂玩,去玩分拆,譬如婆媳關係不好,做場大龍鳳,報警社工介入,就可以分戶。其實她們婆媳問題應該由她們自己解決,不可以把婆媳問題由其他人幫她們結帳,應由她們改善溝通,沒可能用一個免費形式幫忙分拆去解決,一個住私人屋苑的人都有婆媳問題,難道送一層樓來解決?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另外,香港是奇怪,公屋現時要幸福的公屋,其實住屋是否需要提供幸福的,做咁漂亮咁豪華?

公屋是一個保障房而已,是給一個過度性質,希望居住者有能力的時候,可以住資助房屋、或者購買私人樓。

香港建一間公屋不便宜,房委會年度報告指出,2019至20年年度,建一間公屋造價是61萬元,2023-2024年度是97萬元一間。居屋2019-2020年度是90萬元一間,2023-2024年度是115萬元一間,其實一間私人樓同樣大小的建築費都去100多萬至200萬一間。

如果政府循著形事化可以打擊濫用,會節省很多資源,像去年流轉率由1%上升至1.9%,收多幾千個單位,節省幾十億元,小數怕長計。

如果一個成功個案可以殺雞儆猴,流轉率推高,劏房問題有機會解決。


三元九運

每180年九星就會連珠,由1864年開始,到2043年。

上元就是開頭60年,中元是中間四運到六運的60年,下元是七運到九運的60年。

上一個20年是講行土星,就2004年到2023年,2024年到2043年就行一個叫九紫離火運.

180年會有大影響,九星連珠,排在一個最窄範圍裡面。

每60年一元,土星、木星、水星、地球連成一線。每20年,木星、土星、地球連成一線,對人的思想思考有影響,。

九運是火運,一個掛象,上下都是火,離火,也叫火中空。

火運和土運完全不同,2004年到2023年行土運很旺房地產,

AI、ESG、Carbon credit

虛疑貨幣、加密


對於香港樓市,一般都分為兩派:一派睇好、一派睇淡。

是否繼續持有港樓,有一個考慮,到底未來香港樓是升還是跌?

若果能夠更加深入研究的話,會發現港樓其實不是只看它升和跌,而當每個人處於不同人生階段裡面,在財務規劃可以提供不同做法。

<港樓變薪術>

現在香港正衰退週期,可能比預期中會更長,可能會經歷一段比較困難的時間。

1、認清港樓價值

首先港樓升跌,作者認為港樓未必會一蹶不振持續下跌的,就算負資產的宗數不斷上升,但是只要香港人是供得起的話,正常人是不會無緣無故賤賣的。

如果剛買了一間一千萬的樓,一家人搬進去,花了兩百萬裝修,安居樂業,工作算是穩妥的,無緣無故有個人走來說「八百萬賣層樓給我,現在樓價正下跌,遲一點就無機會賣。」

正常都不會理他。因為一家人住得好好,又供得起,為何賤賣出去。

對於統計處公佈的數字,關於個人入息和家庭入息,傳媒有時可能會刻意誇大或者亂說,譬如月入八萬元以上,比九成香港人厲害得多,這些說法到底是否正確呢,是值得質疑。

香港的有錢人真的很多,不是統計數字可以表達得出來,舉個例子,中小企的老闆,賺十萬元一個月,統計處找不到月薪,因為正常來說,是不會讓公司出月薪,多數都是把錢留在公司,然後他出一個很小數目的糧,譬如五千元,做小生意,把錢放在公司的話,其實很多花費在會計上,划算過自己用於個人支出的,因為可以免稅,譬如買一輛車或油費,可以放在公司開支裡面。

香港很多中小企,個個咁做,統計處就覺得這班人全部都是赤貧,所以香港人裡面有「隱藏富豪」、中小企老闆,是高收入人士,但統計處的數字顯示不出來。

判斷樓市是否繼續衰下去,要睇一個指標:拖欠銀行供款比率,即是幾多人供唔樓,

參考,SARS時期,拖欠銀行供款比率:2%,但2022年的數字只有0.06%。還有現在港樓主要以用家為主,投機客就比較少,2024年更新數字為0.11%,都是遠比SARS的時候為低。

專定認為拖欠銀行供款比率低於1%的話信貸風險仍然可控。

另外就是人口結構問題,香港人越來越長壽,越來越長壽的港人也成為香港樓市的穩定器。

基本上老人家都唔鍾意搬來搬去,也不是移民的主要群組,根據2019年的統計處資料,其實60歲以上的長者,41.2是有自置居所的,超過八成的人已經供完樓,無供款的壓力,而且是自住的,基本上不太可能會急住賣。

老一輩比年青一輩是更加有經濟能力的,其實他們不單止不會隨便亂賣樓,甚至有需要或者時機適合的時候,他們可以拿一筆錢幫子女入貨。

這些因素都可以令香港樓市短期內不會跌得太低。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傳媒怎樣唱淡,香港房屋長期是供不應求,而香港人自置居所的比例是51%,比大多數先進地區為低,因為發達城市的居民自置居所比例達60%以上。

看見高租金就是代表供不應求的結果,買家現在不敢什市的原因,因為他們認為樓價可能未來再跌,這是一個信心問題,不是無需求。就算港樓有負面因素,依然有可為的,不會一直跌下去,有港樓的人也不需要急急腳沽貨,同時不是說現在樓值得去買,或者一定要保留,是取決於個人以及家庭的財政狀況而定。


ADCC反詐騙協調中心

集合民眾被騙的經驗,整合而成的資訊網,通過警民合作去減低被騙的機會。

緬北電騙集團每一晚都在放煙花,因為他們有規定,凡是騙到50萬一宗詐騙金額的話就可以放煙花,很慘被騙去資產,騙子就開心開香檳慶祝。

為何被騙,是因為資訊差太大,許多科技發展民眾未能掌握,所以跟唔上時代的節奏。

騙子掌握新科技,民眾唔知道。

雖然騙子集團的行為很可惡,政府發佈訊息嘗試制衡他們,

 App<防騙視伏器>,裡面有三個主要的功能。

1、可疑來電警示

有些電話號碼曾經被舉報過,它是疑似詐騙電話,當這個電話打到事主手機,事主會收到警示。

2、可疑網站偵測

瀏覽過的任何網站會做一個比對,是否有潛在風險的網站,立刻發個通知建議不要看。

3、公眾舉報給警署任何新的資訊

懷疑受騙或者收到一個可疑電話,然後收集最新消息,將資訊整理,散播給其他人。

必須持續地更新,盡快互相通報,減少被騙的機會。

第一個是永遠不要給個人資料出去,也不要跟對方透露個人資訊。如果對方說到一些,叫事主提供其餘資料就不要告訴,因為對方可能正在完成個人數據庫賣給騙子集團。

第二個,不要按任何的連結附件,因為可能是釣魚程式。

第三,任何要預先付錢的東西都有問題,有懷疑的話要先檢查清楚。

2025年1月21日星期二

詐騙園區

起因是中國大陸明星"王星"被騙去詐騙園區

這不是新事,每一天在香港生活的人,甚至乎在海外的朋友,經常會收到這些詐騙的電話、訊息,而這些電話、訊息許多時候就是來自詐騙園區。

一、究意這些有組織的犯罪集團是怎樣出現?怎樣運作?

二、新趨勢就是許多被騙去詐騙園區的人是可以用贖金換取自由的,以前都有,但現在似乎越來越多人講,到底苦主家屬應不應給贖金?

首先,全世界都有網絡詐騙的,不只是中國、不只是香港、不只是台灣,全世界都有,不過有一個明顯的分別,海外的詐騙都是用人的貪念作為起點,最出名的就是所謂利日利亞電郵騙局,但是後來出現許多其他變種,包括有些人會說某一發展中國家,可能是哈薩克、或者是土庫曼的石油公司高層、又或者自己是甚麼銀行經理、義大利的某個富豪的助手等等,說他意外得到一筆鉅款,現在需要找人幫忙,將這些鉅款轉賬到海外,問可否借用銀行戶口,還有會答應最終錢轉了出去就分一份。

針對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人,許多時候詐騙都是說現在政府公安正在調查,懷疑事主洗黑錢,就叫事主按指示做一些動作。為什麼中國人咁容易中伏?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亞洲地區人民的其同經歷裡面,那些手握權力的人可能真的會對其他人敲詐勒索,若果不是,他們為何咁容易中計呢?講到底,神奇國度是一個人治社會,他們是會相信用錢可以解決問題,而敲詐勒索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其實從這些騙案的手法,都可以見到社會文化的差異。在海外的騙案主要是針對人的貪念,而在本地/亞洲地區,主要就是針對人的恐懼。但是無論海外或者本地,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被騙的人,其實多少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例如打算去貪別人一筆錢,最終被騙,不會到處跟人說,就算走出去跟人說, 人家都不會同情事主,例如一宗新聞,話說有個香港大學的新香港人女學生,自稱收到上海公安的來電,說她涉嫌幫人洗黑錢,將920萬資金分別轉去三個不同戶口,證明她自己清白。女學生照做,然後才發覺有點不對勁,報警求助。聽到這新聞,先入為主地想一個女學生何來九百幾萬轉賬給人呢?第二就是為何她會覺得把錢轉給人就能證明自己是清白呢?相信即使女學生是清白,她家人可能都在制度的灰色地帶,賺了不少錢,所以當聽到這宗新聞的時候,腦海想起四個字,奸有奸輸。

過去幾年,電話詐騙、網絡詐騙,要賺錢也越來越難,就改變手法,例如用網絡情願的方法,專門針對一些中年單身的女性,讓她們以為自己可能得到一份遲來的春天,然後就騙她們的錢。

另外海外會有發生的就是有人說他已經成功進入事主的電腦,提取了事主的裸照、裸聊時候的影片,威脅交付贖金,否則將內容轉發給事主親戚朋友,類似故事見不少,但隨著越來越多人知道騙案的運作,其實詐騙集團是越來越難謀生。

首先要明白這些有組織的詐騙罪案,它本身有一定成本,當然犯罪集團不會說人權,不會講生活環境,所以入去詐騙園區的人,生活是很坎坷的,但見一些台灣的報導,有些被騙去詐騙園區的人,最終自願留下,甚至乎是回去自己的地方,返台灣、返香港、去大陸會招募更加多的人去詐騙園區工作。但詐騙園區背後首腦不是純粹招聘人回來,就一定賺到錢的,即使每天打幾百個電話,可能最終都無收穫的,他們最有可能的就是向這群已經身在詐騙園區的人的親友著手,這兒無用你之處,同你家人說交付一筆贖金就讓你走。

不敢說所有勒索個案都是被騙的人本身向自己親友下手。但作為家人,會思考是否交付贖金,個人認為這個是每個家庭的決定,同時,詐騙園區其實出於生意的考慮,只要交付贖金,一定會放人,因為如果交了贖金,但換不到親人的自由,以後就無人會交贖金。雖然交換贖金的過程是毫無保證,不確定交贖金後會放人,但是作為一盤生意,其實他們清楚理性計算。情況就和駭客入侵系統然後勒索,交贖金才解鎖資料,兩者類似。

有些人中咗招之後,會問應否交贖金,因為電腦系統被鎖死,如果24小時之內不交贖金就整個系統沒有。通常第一個問題就是有冇備份,如果有備份的就不用理會,但如果無備份,就真的一定要去交贖金解鎖,通常會講都值得賭一賭的,假若資料是珍貴,值得拯救的,一試無妨,因為許多時候交贖金都真的可以解鎖。其實當見朋友交贖金的時候,自己內心有一些掙扎的,因為這樣做變相等於鼓勵犯罪活動,事實上許多攻府和執法機構都有一個政策,就是絕對不會鼓勵受害人交贖金,第一是有道德考慮,更重要一點是不想變相鼓勵犯罪活動。但最令人無奈的是通常在這情況之下,無論是政府、執法機備、或者任何資訊保安、任何保安,是幫不到事主解決眼前的問題,包括最回親人的自由、或者取回自己電腦裡面資料,其實其他人是幫不到他們,所以許多時候事主最終會交贖金,無論如何建議,如果事主覺得件事是有價值,可以用錢解決問題,都會用錢去解決,順帶一提,近期網上有許多討論說今次人質獲釋,究竟政府功勞有多大呢?

政府真的做不多少事情,甚至退一步說,無論是騙案,或者市民平時保護自己的人生性命安全,首要是要靠自己,坦白說,被呃去詐騙園區的人,有幾多是完全無辜個案?咁講可能有人覺得涼薄,但睇王星事件,當事人不是無懷疑,問題在於他明知那個自稱經理人公司有可疑,為何他還會去泰國會見呢?既然那個所謂經理人公司講自己是一個咁大製作,為何不可以去上海同他見面呢?反而要他去泰國試鏡呢?講到底都是因為是否有人覺得只要有機會試一試呢?要再強調一點,並非說被騙的人值不值可憐,而是保護自己,最重要是靠自己。

有人會問難道政府乜都做唔到?海外,一般政府會嘗試透過追蹤資金流向,如果真的找到某銀行戶口,知道裡面錢是來自犯罪所得的,可以凍結資金,中國、香港、泰國政府,若願意尋求國際協助,可能會有方法打繋這些有組織罪行。問題是今時今日的中國政府、香港政府會否尋求國際協助呢?

說回,亞洲的詐騙集團,歷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紀,台灣有所謂金光黨,最初是街頭形式的騙案,後來越來越有規模、越來越大的集團式經營,背後一定有黑幫勾結,過去十年,詐騙集團將基地搬至東南亞新興國家,尤其是緬甸、柬埔寨、寮國等等。

幾個國家的特點是,一是政府等錢使,二是政府通常有嚴重的貪腐問題,三是政府跟國際社會的關係比較疏離,而他們本身也無規矩,無法治可言,再加上過去十幾年的一帶一路的建設,幫當地興建電力、電訊等等網絡,給他們有足夠基建,去做有組織罪案行為,但與此同時,無相應制度進行執法,就變成興建詐騙園區的理想地點。

詐騙或犯罪,背後多數跟賭場有關。任何罪行最難處理的關鍵,便是將犯罪得來資金變成名正言順的收入,便是所謂洗黑錢,賭場是洗黑錢很好的地方,例如柬埔寨的西哈魯克港、緬甸、越南甚至澳門的賭場,純粹做娛樂旅遊業就可以賺咁多錢?

不是講所有賭場都用來洗黑錢,也不是只有賭場可以洗黑錢,但實情是各國政府看到這些犯罪活動,有時候是睜一隻眼開睜一隻眼閉。

做偏門生意的人是求財,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不會直接招惹政府,所以話政府與犯罪組織有一定動態平衡,政府雖然口頭上說打擊罪案絕不手軟,實際上會計算代價回報。王星有名氣,能引起關注,泰國政府才會緊張。

泰國有抱怨,經營詐騙園區的金主是中國人,被騙的又是中國人,現在說泰國很危險。

實情是地球上有些地方因為地理因素,很難有效管治,尤其是海岸線很長,而附近頻繁的經濟活動的地方,很容易出現區域性犯罪組織,南中國一帶、另外歐洲的地中海也是一樣。

順帶一提,在十九世紀,南中國中帶已經不斷輸出廉價勞動力去世界各地,這現象便稱為賣豬仔。當年簽賣身契的人,其實不是不知道自己會去做苦工,只是當時覺得留在鄉下,結果一樣都是死路一條,十九世紀許多人去南洋甚至去美國,和當時社會經濟環境有關,一是太平天國,二是當時人口膨脹得很快,但可以耕作的土地越來越少,這些廉價的勞動力,如果不出口也無作用。

看回今時今日,無論台灣、中國、甚至香港,點解咁多人明知咁危險,為何還會去博一博?會試一試?原因是他們留在本來的地方可能都找不到工作,許多以前賣豬仔的人,去到美國,去到南洋,賣身契有年期,做夠十年之後回復自由身,他們反而返鄉下去賣其他人的豬仔。這便是所有犯罪組織,怎樣不斷招攬新人的方法。

另外剛才說到南中國海一帶,都是有組織罪案的基地。研究香港早期歷史,會發現當時清政府、英國殖民地政府,最頭痛的問題有幾個,除了瘟疫,就是海盜和治安問題。這地方咁多海盜活動,尤其是十七、十八世紀,香港都有張保仔的故事,當時海盜有一些本來只是水上人,做打魚的,但有時候打不魚,他們會做走私,掠劫附近的商船,慢慢有些發覺打魚都不是賺到多少錢,不如就正職轉行做海盜,後來成為以幾萬人計的海盜組織。海盜組織裡部份成員,最初是被誘拐上船,所謂上賊船,做著便成為全職海盜,甚至做海盜的頭目,張保仔便是一個咁故事。

所謂太陽之下無新事。當年海盜點解決,有一部份被朝廷招安,給他們一個地方官,這些詐騙園區的幕後金主,原來是政協、或者甚至乎是為統戰部工作,絕對不出奇,畢竟詐騙園區咁龐大隊伍,除了詐騙勒索之外,還有其他用途。

參考

脫離困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對於生死這問題沒有充分的認知 死亡對一個學童來說未必代表他不想生存,他只不過是在表達某些難言之隱或某些信息,他可能對大人世界表達一些控訴或者對社會一些控訴。 《青少年為何走上絕路?》 1。兒童眼中死亡是怎麼?見耶穌就是蒙主寵召/即是死亡。原因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