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香港

「香港」的命名
香港的歷史,遠者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三十三年 (西元前214年),那時香港地區是屬於南海番禺縣,寂寂無名,千多年後,這座小島仍然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更談不上所謂的正式命名爲「香港」了。
香港之得名,歷來有許多不同的解釋。「香港」一名,首見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至1619年)編纂的《粵大記》。該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湧、尖沙咀等地名。及至前清年間,小島南面「香港村」改稱為「香港圍」,其西南港灣稱為「石排灣」,又名「香港仔灣」。就是說,「香港村」或「香港圍」一貫以來指的只是全島上一隅的一個村落,當時繪製的地圖,同時亦羅列出島上其他村莊的名字:如大潭、裙帶路、赤柱、紅香爐、筲箕灣、黃泥湧、薄扶林等同列,而「香港村」或「香港圍」並不突出。當時島上的居民,在回答編修方誌的人時,都是依自己所住的鄉村地方回答,始終沒有叫這個小島做「香港」。
當英國人向清政府要求割讓海中小島,並指名是「香港島」時,這時才在中國的輿圖上出現了「香港」這個名稱。正因如此,在鴉片戰爭時期中英雙方代表琦善和義律在商議割讓香港時,便曾就「香港」的定義問題引發過一場爭論。

讓我們翻閱一下有關香港得名的傳說:

1)因「裙帶路」而得名
自從1841年英國開始管轄香港後,於次年1842年2月就著手建築第一條正式的馬路——「皇后大道」。其實,香港真正的第一條馬路可能是叫「裙帶路」,或「阿群帶路」及「群大路」,提及這條路是因為它有可能和「香港」的命名扯上。
當英軍於1841年1月宣佈佔領香港後,到5月發出第一張《憲報》,內容有記載說:「群大路,漁村,五十人。」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兩廣欽差大臣耆英訪港,回穗後寄京奏章有道:「在土名群帶路一帶,鑿山開道,建蓋洋樓一百餘所,漸次竣工。」雖然兩個報告的馬路名有點差別,但是都是同一件事,故此,有論者認爲這是香港的第一條路。那麽,「群帶路」、「阿群帶路」或「群大路」究竟在哪裏?是如何命名的呢?它的傳奇可能也是香港傳奇的開始。「群帶路」的路名不一,傳說有二:
(一)「群帶路」在清朝乾隆年間可能是指香港仔附近的一條漁村,因爲這條漁村附近有一條山路,由南繞至山北,蜿蜒曲折,在海面遠望,好似群帶一般。
(二)「群」是指一個蜑家婆,名叫陳群,爲一帶路人,當年屢次領英人從香港仔越山循此路至上環一帶,因爲是阿群帶的,所以就稱之「阿群帶路」了。據說陳群帶領英軍初抵港島時,在赤柱一帶登陸,經香港村,薄扶林等地到港島北部一帶。經香港村時,英軍詢問該處地名,陳群以蜑音回答「香港」,英人即以蜑音「HONG KONG」為記,因而成為全島的總稱。

2)因本港盛產莞香而得名
據《新安縣誌》所載的地圖,昔日香港島記錄有「香港村」,及見於縣誌之內。「香港」之得名,其實與「香料」有密切的關係。當時許多香料製品的原料。是用香木的液汁或檀香木的枯木根,以器皿盛載,再用熱水熏蒸,以溢出的香氣來薰衣或靜修時點綴。當時東莞出產的香是南方最有名的,因此稱爲「莞香」。這些從東莞運來及本地出產的香料,常由尖沙頭(即今天的尖沙咀)運至石排灣(今日香港仔)一帶,在這裏的小港口集中後再轉運至各地。
灣東北岸一帶因此逐漸被稱爲「香」港,意即販買及運銷香料的港口及集結地。而位於灣畔的村落遂稱爲「香港村」。由於常受海盜滋擾,村民後來又建圍牆自保,故此「香港村」又稱爲「香港圍」,即今天的黃竹坑舊圍一帶。

3)因海盜香姑盤據香港島得名
據古老傳說,清朝嘉慶年間,有海盜林某與其妻香姑橫行於伶仃洋一帶,後為清海軍將領李長庚擊敗,林某出逃並死於台灣;香姑則率餘眾佔據港島;後人因而稱之為「香港島」。但據史籍記載,清代並沒有名叫香姑的海盜,本港各區亦未有發現任何相關的史蹟,故此說實不足信。

4)因鰲洋甘瀑下江水而得名
有人認爲在今日香港仔附近,(可能是今日薄扶林華富村的瀑布公園所在地),從前有一道大瀑布,相傳就是《新安縣誌》所載「新安八景」之一的「鼇洋甘瀑」。瀑布的水質甘香,故人們稱之爲「香江」,往來的船舶都愛在這裏汲水飲用。後來「香江」就演變爲全島的名稱。

5)因島上紅香爐山得名
另據古老傳說,今日銅鑼灣天後廟前,以前曾安放了一座從遠地漂來的紅香爐,廟後的山崗因而稱爲「紅香爐山」,而廟前的海灣亦喚作「紅香爐港」。其後,「紅香爐港」轉爲全島的名稱,叫做香港島。

* * * * * *

上述種種說法似是而非,莫衷一是。關於「香姑」的傳說,史籍並無海盜香姑的記載,而且以一個海盜的名稱為一島之總名,實不可信。至於「香江」這個名稱,是近百年來繁榮之後而起的,而本地區的河流山澗亦似乎沒有以江為名。根據學者的考證,「鼇洋甘瀑」的「獨鼇洋」應是指今日塔門洲南部的獨牛洲,與香港島之位置相隔甚遠。故此,「香江」之說與「鼇洋甘瀑」應無直接關係。此外,「紅香爐港」之說亦值得商榷。據《新安縣誌》所載的地圖,昔日香港島上除繪有紅香爐山外,還記錄有「香港村」;二者同時見於縣誌之內,可知「香港」一名實非由「紅香爐山」轉稱而來。
「香港」之得名,最有可能與「香料」有密切的關係。當時東莞出產的香是南方最有名的,因此稱為「莞香」。今日新界大埔的沙螺灣、沙田的瀝源村都是當年盛產香的地方。這些從東莞運來及本地出產的香料,常由尖沙頭(即今天的尖沙咀)的香頭(運香用的碼頭)運至石排灣,在這裏集中後再轉運至中國各地。而石排灣東北岸一帶因此逐漸被稱為「香」港,(意即販買及運銷香料的港口),後來引申全島叫「香港」可能性甚高。至於「群帶路」一直活在傳說裏面,直到1967年3月一個花崗石的里程碑在石排灣道被發現出土,石碑上刻有「群帶路」三字,被認為是碩果僅存之文物,肯定了有「群帶路」這條路,並非傳說,這石碑就一直收藏在香港博物館;但是否因為英兵詢問此島地名而得「香港」之名,留待歷史日後再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