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星期六

 小說《1984》比《#第三謊言》更直接描寫極權管治,活在《1984》的平民大多沉默,或像《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的北韓人那樣自稱「#我們最幸福」。

《第三謊言》主角之一留在出生地,1949年開始做排字工人,14歲的他識字不多,日日看見報紙印的就相信,例如「#我們擁有自由」,卻見到滿街穿制服的人,鄰居和朋友會無緣無故消失,從此不見。

從我看過的國際新聞、歷史和書籍所見,古今中外的聰明人根本沒有動機害人,既然聰明,想要的自然有,幹嗎要害人?

害人的聰明極有限,或自以為聰明,要害人換取榮華富貴。由於愚蠢,害人手法陳舊,先要消除聰明人,即使方法不同,始終是焚書坑儒,平民愈蠢愈易 #謊言管治,無論有沒有人相信,反正說謊的自己相信了。                 

「#惡童三部曲」首部《#惡童日記》,同樣謊話連篇。

參考

脫離困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對於生死這問題沒有充分的認知 死亡對一個學童來說未必代表他不想生存,他只不過是在表達某些難言之隱或某些信息,他可能對大人世界表達一些控訴或者對社會一些控訴。 《青少年為何走上絕路?》 1。兒童眼中死亡是怎麼?見耶穌就是蒙主寵召/即是死亡。原因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