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星期二

《懸崖之上》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12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懸崖之上》。奧巴馬現在要做的不僅是避免財政懸崖,他還需要對美國財政制度進行改革,保証其在中長期的可持續性。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並不善於遣詞造句,但是他杜撰的“財政懸崖”一詞卻激發了人們創作的靈感。財政懸崖原本是說如果政客們無所作為,那麼從2013年開始美國經濟將因為稅收增加、支出減少而遭受重創。但歌手默爾-哈澤德在一首歌中這樣唱道:“財政懸崖是個危險的地方,預算被突破後大人就會去那;而喬恩-斯圖爾特則在《每日秀》中用天啟、懸崖以及末日浩劫組合起來編了個新詞來形容它。

還有更嚴重的後果。財政懸崖的陰影已經影響了企業投資,美國消費者的信心也開始動搖,經濟增長正在放緩,第四季度大概只有1%。各國的決策者們也心急如焚:出於對財政懸崖的擔憂,澳大利亞中央銀行剛剛下調了利率。

類似的擔憂可以理解但是有些過分。經濟在短期內出現崩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真正的威脅在中長期,而奧巴馬真正的機會也同樣在中長期。

如果決策者們無所作為,那麼2013年美國財政緊縮將達到GDP的5%,規模相當於希臘的GDP,用不了幾個月美國經濟就會陷入衰退。奧巴馬和國會之間關係惡化會讓災難來的更快,如果在3月左右立法者無法就增加債務上限達成一致,那麼聯邦政府將無法支付其開銷及償還債務,這種內誘導違約帶來的破壞比因財政懸崖而帶來的破壞要嚴重得多。

然而恰恰因為長時間的殭持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可以肯定不會發生意外。不管是12月底還是2013年初,奧巴馬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都和達成協議避免大部分稅收的增加和支出的減少,同時也會提高債務上限。而協議的細節也開始變得明朗:共和黨人可能會屈服于奧巴馬,同意讓美國富人繳納更多的稅收,減少稅收抵扣項和提高稅率的方法也許會一起使用。

但是仍有兩點讓美國和全世界擔心。第一,根據協議的細節,2013年財政緊縮的規模仍然很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各種福利支出才是美國財政長期內面臨的最大挑戰。財政協議必然會對社會保障(養老金)、醫療保障(針對老年人)以及醫療補助(針對窮人)等項目進行改革。奧巴馬要求今後十年稅收增加1.6萬億美元,但是只提出削減4000億美元的福利支出。他必須提高後者來說服共和黨人達成協議,而且這樣做也是正確的。

美國需要改正的不僅是財政體制還有其仰仗的極端化政治。共和黨狂熱的認為高稅收將破壞經濟,自1990年開始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就從沒同意過增加稅收;民主黨同樣不顧一切的堅持必須保証老年人的醫療和養老金項目,上一次修改養老保險計劃還是在1983年。自那以後雖然醫療成本不斷攀升、人口壽命越來越長,可政治家們依然不斷增加福利開支,結果是財政漏洞越來越大,美國暗藏的“結構性”預算赤字幾乎是GDP的7%,富裕國家里只有日本比美國大。

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意識形態上的對立碰促成了正確的短期財政政策。美國通過刺激政策減緩了衰退,通過保持寬鬆的財政政策促進了經濟的復甦,當其他富裕國家採取更嚴厲的緊縮政策是,美國的確為世界經濟做出了貢獻。

在如今經濟艱難復甦的時候,同樣的邏輯依然使用。由於國債利息已經接近歷史最低點,美國不需要也不應該過快的採取緊縮政策。2013年財政適當緊縮在意料之中也在可控範圍之內,大部分人預測緊縮規模可能是GDP的1.5%,並主要使用一些臨時性措施,比如工資稅稅收減免到期。但是一些最低限度的協議也可能引發大的緊縮,比如假使擴大稅收減免只適用於中產階級,那麼2013年的緊縮規模將達到GDP的3%,這樣緊縮就太多了。

為了保証經濟復甦,兩黨達成的協議不能太嚴厲,它應該關注長期的福利制度改革而不是短期的削減支出。這在政治上是正確的,因為共和黨一直要求優先改革福利制度,在經濟上也是可取的,因為同其他富裕國家相比,美國用於老年人的支出上升的更快。部分原因是歐洲的緊縮計劃已經涉及到了一些相對困難的養老保險改革,更主要的則是美國的醫療成本太高上升的太快。

奧巴馬有機會對美國的福利制度進行改革,從里根開始每一任總統都逃避履行這一責任。他的連任加上財政懸崖迫使共和黨人必須在增加稅收方面表現出適當的靈活性,而大選的勝利也讓奧巴馬可以對其黨內的左派勢力施加影響。如果他能用好這些有利條件做出真正的變革,比如降低指數化養老金支付,再比如實行更嚴厲的醫保家計調查,那麼他就可以扭轉美國財政的長期預期。

然而可悲的是,到目前為止總統沒有表現出一點魄力,他堅持養老金不在協議討論範圍之內,醫療成本要通過減少對供給者(例如醫院)的支付來控制。背後的情況可能並非如此,據說奧巴馬希望達成一個大的協議,不但可以避免財政懸崖還能保証美國財政的可持續性。奧巴馬能促成這樣的協議,他應該把握住這次機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