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夾公仔的店舖越開越多,夾公仔場更加是佈滿不同地區的小型商場,幾乎是攻陷港九新界,除了屋邨商場或橫街細舖,一些租金高企的商業地段都出現它們的蹤影,有人說市面夾公仔店越多就是代表經濟差,有很多新聞都是關於夾公仔機的投訴,網上也都越來越多人認為如果要夾公仔,有錢的不如去日本玩,無咁有錢的北上去深圳玩夾公仔,成功率會高得多,滿足感更加大,似乎香港經濟在夾公仔市場又輸一仗
年初時對夾公仔可以是無認識也無興趣,不過剛巧有幾個去日本和北上行程都遇到很多喜歡夾公仔的拍擋或者朋友,於是乎在陪他們玩的過程裡面,認識不少關於夾公仔的文化和玩法,在這段時間,除了搞夾公仔機的台主有商機之外,也出現不少夾公仔的高手,他們會在不同夾公仔場裡面,留意一些有升值潛力的IP公仔,夾到的話轉手就可以賺到一定利潤,幾宗新聞都是圍繞關於夾公仔機的投訴,
有問題的營商手法,有人認為要立例管制夾公仔市場,但我更加認為香港既然是一個商業社會,一件事是否可行就應該交由市場去決定。難玩就自然會少人玩,既然夾公仔本身有一個經濟市場在裏面,即是它本身對社會有一種經濟效益。
而在香港經濟環境之下,搞得好可能對經濟有或多或少幫助,但現在香港這夾公仔機,越玩越難,越玩越爛,而偏偏在鄰近深圳和許多香港人喜歡去的日本,都有夾公仔機更加好玩的選擇,如果香港繼續玩下去,只是玩死自己。
深圳夾公仔機,無明文規定,每次成本低一點,機的難度又低一點,
成功率高其實是一種營銷的策略,令玩家看得見摸得到才會繼續玩下去。
深圳的消費市場本身以親民為主,這種夾到才開心的模式,令玩家玩得無咁大壓力。
因為日本或者中國夾公仔成本低一點和滿足感比較高,所以夾公仔本身除了一個追求戰利品的博弈遊戲之外,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也變成了年輕甚至成年人社交活動的場所。不少網友現在約出來見面,就是一齊夾公仔,無論享受過程,還是分享戰利品,都是新一代的社交活動。
留意到香港夾公仔場裡面,其實許多成年人去玩。情侶一齊去夾公仔當然不令人意外,經常留意到幾個大男人一齊在夾公仔機面前,研究怎樣夾走公仔,都算是擴闊我的眼界。
夾公仔都有它一定的市場,事實上越來越多香港人認識夾公仔這活動,和搞夾公仔機,如果香港人繼續搞爛夾公仔的市場,最終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實在非常之可惜。
為什麼深圳或者日本夾公仔會容易一點。在深圳,會發現成功率高到不合理,十幾玩就可以夾到幾個,甚至乎如果長時間夾不到的話,店員可以幫忙擺好位置,或者直接送一個給客人,點解可以咁佛系?
撇開香港人鍾意賺到盡,簡單來說上面成本低,公仔入貨價格便宜,薪金又便宜,地方多一點,租金又便宜一點,所以玩家比較容易得到回報,最終是租金和人工的問題。
夾公仔機的市場,最終是香港和深圳經濟的縮影,香港就越來越難玩,相對來說,深圳的性價比越來越高。
另類賭場,衍生出社會問題,或者營商手法,是會影響到香港形象,是否需要立例規管。
從市場角度,深圳或者日本人的消費是著重體驗,成功夾到的滿足感令到他們願意回去再玩,做出一個良性循環。香港先天地價高,薪金高,所以更加重視回報,鬥平就不容易,會否難夾公仔反而成為吸引玩家的挑戰?
又或者成個社會,由上而下怎樣去調整政策,可以在這大餅上面分一杯𡙡。
夾公仔帶來另外一種經濟效益,也帶來不少社會問題,包括助長賭博、賣假貨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